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石湖居士

佳丽江山到处同,惟有石湖乃称最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梦里水乡---乌镇  

2007-01-29 21:05:15|  分类: 图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引用

中午阳光梦里水乡---乌镇


  乌镇,一个有着1300年建镇史的古镇。时间在这里几乎停滞了,古老的房屋、精致的小桥、小巷中戏耍的孩童、屋檐下眯缝着眼睛的老人……也许100年后的乌镇也还是现在这般模样,我希望是。你看,这泛着青色的石板路上该有着多少动人的古老传说?也许我该在此停驻,用我一生的时间才能细细品味乌镇这首动人的诗、这幅美丽的画、这曲优美的歌……

  

  乌镇蓝印花布作坊,初见到就让我大开眼界。一匹匹蓝白两色的花布从天而降,修长飘逸地悬在空中,一种清新的,带着浓郁乡土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曾有多少江南女子穿着这种蓝印花布做的齐腰小袄采桑养蚕;有多少江南女子掀开蓝印花布做的窗帘隔河相望;有多少江南女子戴着蓝印花布做的头巾和情郎相约在黄昏后;有多少江南女子系着蓝印花布做的围裙摘菜煮饭;又有多少江南女子在蓝印花布做的台布上为她的夫君奉上一壶香茶......

  

  乌镇枕水人家。乌镇的人以木柱或石柱立在河上,架上横梁,再在上面搭建全木质的房屋。这种水上木屋冬暖夏凉。乌镇人的交通工具以船为主,他们还建造了一种可以用来停船的水阁,掀开水隔的活动盖板就可以汲水洗涤。西栅的水隔连绵回转一点八公里,被誉为“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”

  

  乌镇的水、乌镇的桥、乌镇的人在我目光始接触的瞬间,就再也无法转移开去......看流水脉脉地向远方流去,顺流而过的小舟无声无息,欸乃的橹声在寂寥清冷的寒风里,用温软的问候把我的衣襟一点点地溅湿......

  

  精致典雅的石桥,就像一个未曾圆满的梦,静静地在江南的盈盈碧波中重获自己的新生。

  

  小桥、流水、人家,太阳渐渐西斜,船家手中的橹搅碎了湮没在水波里的古老童话。摇橹人远去的身影,仿佛穿越了千年前的乌镇,从过去行来一直向未来远去......

  

  乌镇是一个宁静得仿佛静止的地方,一天、两天......天天都是一个样;一年、两年......年年都静静地停留在原地。乌镇虽静却不呆板。两岸的木屋白墙在河水里随着涟漪轻轻地摇曳着,如同一个少女的长发般柔顺飘逸。一阵微风拂过,带着河水和青草的清香,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醉了......

  

  一盈风情的血脉,一方灵魂的升华,江南是一个是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。

  江南是一张暗香浮动的宣纸,等待千年,只为文人雅士酣畅淋漓,任意挥洒

  --------羽仙儿

  

  看着乌镇古老的皮影戏,不禁让我遥想起漫画家丰子恺、文学巨匠茅盾、旷代清才汤国梨.....这一个个文人墨客正是在乌镇枕水而居,他们在潺潺的水声中成长,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独领风骚。这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啊,如一个丰裕美丽的母亲,养育了无数的名人大家......我凭栏眺望,任思绪的风帆在时空的交错里驰骋千年……

  

  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9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